淺談設備維修管理
當前位置:點晴教程→知識管理交流
→『 企業管理交流 』
前言 對制造業而言,設備作為企業資產的一部分,是一切生產制造的基礎,在日常管理中,對于設備除了從財務角度進行設備資產進行管理,設備維修作為維修設備全生命周期的一項基礎活動,逐漸被企業所重視。設備的長期穩定至關重要,設備工作造成的磨損,損耗等進行修正,它需要有計劃,有頻率,有目標,定期被跟蹤和管理。 一 設備基礎數據 對于制造業來說,設備通常按照是否直接與生產關聯分為特種設備和非特種的輔助設備,兩種不同分類所針對的管理策略不一樣,特種設備由于與生產直接關聯,管理精細,一般根據其特性分為通用設備和專用設備。對于非生產性設備,通常根據設備卡片和維修記錄進行管理。 二 特種生產設備 基礎信息: 設備編號、設備類別、設備型號、設備名稱、設備規格、管理部門、使用部門、投資部門; 財務信息: 資產來源、投資計劃編號、資產屬性、單價; 位置信息: 所屬生產線、區域名稱、工位號、安裝地點、使用責任人、使用班組、建筑物標識; 日期信息: 啟用時間、立項時間、驗收時間; 來源信息: 合同號、供應商、制造商; 擴展信息: 設備主次、生產用途、特種設備屬性; 設備參數信息: 參數名稱、參數值; 隨機備件: 設備關聯的各種備件的信息,包括備件名稱、備件型號等信息; 隨機附件與工具: 設備關聯的附件和工具信息,包括附件名稱、型號、規格、材質等信息; 大修改造記錄: 設備維修的各種歷史記錄信息。 三 非生產性設備 起重機械、電梯、廠內車輛、壓力管道、鍋爐、壓力容器等。 四 設備維修管理 根據設備的類別、特點,通常的設備維修策略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計劃維修 出于安全要求,或國家特種設備管理要求,需要進行定期預防性維修的設備。 對于需要定期進行檢修的設備,設備的工藝卡作為設備維修的基礎,在設備驗收時需要維護完成,定期針對工藝卡維護預檢修卡,系統需要根據生產計劃,安排預檢修計劃,以便維修班組按照計劃開展設備維修活動,配合相關的審核、測試流程,最終完成設備的維修任務。 預檢修由于是按照預定計劃進行的維修,通常按照維修項目來進行管控。 預檢修項目:檢修部位、項目編號; 工藝卡:工藝卡號、工藝卡任務名稱、工藝卡分類、總工時、預檢修類型、檢修準備及工具、安全提示、備注等信息; 工藝卡工時:工種類別、人數、工時; 備件消耗:備件編碼、備件名稱、備件型號、備件數量。 故障維修 設備出現故障之后再對其進行檢查修理的活動。包括故障申告、故障分配、故障修復、故障實施審核等一系列操作。 在整個設備故障維修過程中統計本次設備維修的工時、備件消耗等信息。 二次維修 針對預檢修維修、故障維修后引發的二次問題進行維修,為便于對維修工作的考核,需要進行二次維修的管理,與其他維修流程類似,需要記錄維修工時、備件消耗等,同時還需要關聯一次維修和二次維修。 設備維修分析 設備可靠性分析: MTBF和MTTR兩個指標,統計設備的MTTR平均故障維修時間和MTBF平均無故障時間。 維修決策分析: 分析定期維修的合理維修周期,在制定維修計劃時評價維修計劃的經理合理性和維修策略的正確性。 備件庫存分析: 動態計算備件的合理庫存水平以及自動庫存預警,有效降低備件庫存,節省采購資金。 維修人力資源分析: 計劃和統計維修人力資源的擁有量、占用量和剩余量,給維修計劃提供合理的安排一句。 維修工時分析: 分析維修流程中節點的工作效率和工時時效,對于企業的流程優化提供支撐。 結語 隨著計算機技術和傳感技術的成熟與應用,以及物聯網的普及,一種基于設備狀態的預防維修理念逐漸被大家所認識,并在一些關鍵設備上得到應用,通過實時采集設備的運行參數,進行大數據分析,基于實際運行數據分析,進行狀態維修,狀態維修彌補了計劃檢修和故障檢修的不足,更進一步的提高了設備的使用效率。 該文章在 2024/11/22 17:13:15 編輯過 |
關鍵字查詢
相關文章
正在查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