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晴模切ERP]生產制造業務梳理:理清生產計劃、物料需求、采購訂單、生產工單...
當前位置:點晴教程→點晴ERP企業管理信息系統
→『 生產管理 』
關于生產制造,有很多的名詞,每個名詞代表了具體的模塊或功能。如:生產計劃、物料需求、采購申請、生產工單等等,要理解這些名詞,確定其代表的真實意義,我們需要梳理清楚完整的生產制造業務流程。 先從工廠的執行概況入手,大抵是根據收到的【銷售訂單】確定【物料需求】,即是依據賣出去多少制造多少(賣出1W輛車,工廠加緊生產),從而確定向供應商買多少原料,發起【采購訂單】;同時,參考【銷售訂單】的交貨日期(如在明天要交貨1W輛),以及物料庫存、產能計劃等,確定【生產計劃】,從而決定各產線每日每班次【生產工單】(如明天必須要生產1W輛),并進行報工反饋。 因此,生產制造業務有兩條主要的業務流程:【銷售訂單】到【采購訂單】,【生產計劃】到【報工工單】。 ?▲ 業務流程概況
1 【銷售訂單】到【采購訂單】,主要是確定物料的購買量。恰到好處的采購訂單不會耽誤生產,還能盡量控制物料在庫庫存,不僅減少物料出入庫的操作浪費,還減少資金在供應商上積壓。 銷售訂單:工廠向客戶銷售具體數量產品的單據,如:本工廠給觀音橋紅星美凱龍家具城銷售1000張方桌,在2024.12.25日交貨。 收到這個【銷售訂單】之后,我們需要立即準備安排生產,這個時候我們需要明確要多少原材料才可以制造出來這些產品,也就有了【物料需求】。 物料需求:基于銷售訂單,參考產品BOM關系,確定生產具體數量產品需要多少原材料或半成品,如:需要1000件桌面A,4000件桌腿B,1000套膠油漆E。 物料需求基于產品BOM關系進行計算,具體計算到哪一些層級,可以依據產品BOM層級和工廠內部關系確定。 ▲ 方桌BOM樣例 工廠一直處于生產中的,需要這些物料,但這些物料并不一定要全買,也有可能一次性買更多。也就有了【采購需求】。 采購需求:基于物料需求,參考現有庫存,確定需要向供應商采購具體數量。如:庫房中還有500件桌面A,理論上只要再買500件桌面A就足夠。 采購需求也有增加的情況,比如要800件才正好一車,為節約成本、照顧到還有其他客戶要買的情況,采購需求的數量可能加大。 在生產制造過程中,銷售訂單計算物料需求,一般只會包含關鍵物料,而一些耗材會由具體管理員進行采購申請。比如:買點鐵釘、買幾把錘子等,這些需求可以由各個部分提出,并審批通過,然后統一采購。 確定采購需求后,就要向具體的供應商發起【采購訂單】。 采購訂單:匯集采購需求,向一家供應商采購具體數量的多種原料,并約定到貨日期。如:向渝北木材廠采購桌面A 800件,鐵釘50盒,鐵錘10把,約定2024.12.21日到貨。其中鐵釘、鐵錘占空間很小,又是同一個供應商,一車就可以拉到工廠來。 【銷售訂單】生成【物料需求】,依據BOM計算物料及物料數量,這里可以是完全的計算關系; 【物料需求】生成【采購需求】,需要扣減庫存,扣減物料現有庫存,涉及到多個【物料需求】單時,需要確定由某一個扣減,另外的則沒有可扣減庫存; 其中,【銷售訂單】生成【物料需求】,【物料需求】生成【采購需求】是相對明確的計算關系,可以使用系統做自動化計算,提高業務處理效率。 【采購需求】生成【采購訂單】,主要是針對一個供應商發起采購,這里需要增加一定的靈活度,采購數量可依據匯總計算作參考,但也應該支持調整。
2 【生產計劃】到【報工工單】 基于【銷售訂單】制定【生產計劃】有較多的約束條件,后續單獨討論。這里我們限定【生產計劃】為【日生產計劃】。 生產計劃:確定生產某一個具體型號產品具體數量。如,明日生產方桌X600件。 【生產計劃】作為【日生產計劃】,基本都能提前1天鎖定,也就是今天安排好明天的計劃。 結合業務現實情況,今天確定了明天的生產計劃,也就可以確定是否全部班組都上班,也為生產執行部門的操作工提供一定程度的便利,甚至在運作良好后,班組生產排班可以鎖定半個月,甚至更久。 【生產計劃】若是需要按批次來進行生產,則需要拆分為【生產訂單】。這個功能也可以通過【生產計劃】本身的個數來進行調整,這也導致【生產訂單】并非必要功能。 【生產計劃】確定,就需要下發到具體產線、生產車間來實際執行,生產派工后就成為【生產工單】。這也是車間人員常溝通說的是【生產工單】的原因,因為落地到具體的產線、車間,那就是明確的生產任務。 在離散制造中,先完成一個工序,然后派工到下一個工序,【生產計劃】的生產派工也就使用相對較為頻繁。當工序設備出現異?;蛘呱a沖突時,若有緊急的工單就需要換到其他工序來生產,也就有了【生產調度】功能。 隨著生產執行,完成的產品數量會逐漸增多,基于【生產工單】進行報工,就會生成【報工工單】。報工是為了盡可能及時的反饋當前的生產情況,萬不可今天要生產600件,都快到了下班時間,才上報因為設備異常才做了10件,這樣就必然導致交期延遲。 隨著設備的智能化,完工數量可以自動上報,生產報工也就可以不人工干預了。
3 業務流程分析案例 業務分析會產出業務流程,流程節點用現場的真實表單進行校驗,則完成業務分析的自我檢核。 以上部分分析完成:銷售訂單確定,物料需求生成,采購需求申請、采購需訂單生成的物料產品流;完成生產計劃制定、生產工單執行、生產報工反饋的核心業務流;共同完成生產制造業務流程梳理。 這是一個標準情況,但落實到具體的項目時,需要結合客戶的真實業務情況。 首先需要變化注意的是,客戶的組織架構是否包含銷售部、采購部、生產部、倉儲部,否則對應的業務執行需要重新歸置; ▲ 某精密軸承業務流程 其次是,這幾個部分的數據流是否有強關聯關系,在相對較小的生產企業,可以直接下發【生產工單】,來了訂單就直接做,沒有訂單就歇著;這也再次凸顯系統要為業務服務。 但是這個增減,是因為了解標準情況是怎樣的,甚至是從簡到繁的發展路徑,這樣流程的增減也就有了依據,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梳理完成生產制造業務流程,也就摸清楚了MES系統的核心架構,為下一次MES的深度解析奠定基礎。 閱讀原文:原文鏈接 點晴模切ERP更多信息:http://moqie.clicksun.cn,聯系電話:4001861886 該文章在 2025/1/23 9:46:45 編輯過 |
關鍵字查詢
相關文章
正在查詢... |